行业前沿 半表半里证的本质是胃弱
发布日期:2025-01-27 08:57 点击次数:78
作者:程永民太阳病,太阳伤寒指的是表实证,太阳中风,带“风”字是津液虚。人感冒了,津液虚,有柴胡证,口苦、咽干、目眩,嘴里苦,嗓子干,口干,头晕,这是柴胡证。还有柴胡四证:往来寒热,一会儿冷一会儿热;胸胁苦满,胸闷气短,肋骨按痛。心烦喜呕,病人心里烦,安静不下来,容易着急。心烦是上热,也是胃弱导致上下不交通造成的,包括前面的上逆反应也是如此,喜呕,恶心,干呕。嘿嘿不欲饮食,嘿嘿是情志反应,精神不好,总是很抑郁,高兴不起来,像抑郁症是能量不足。李可老中医治疗很多大学生的抑郁症,就是用四逆汤补能量,最后病人出一身臭汗,抑郁症就好了。不欲饮食,不想吃饭,恶心是胃的问题,胃弱了,身体不想摄入食物增加胃的负担。不欲饮食是没有胃口,到了吃饭的时间不想吃。嘿嘿,是能量不够,能量不够心力也不足。津液足的时候,胆子也会大,心力强。胸胁苦满,胸闷,胸口发闷,气短,两肋按痛。人体能量大循环像喷泉一样,向上走的时候能量不够了,在胸中这个区域津液滞塞,就会感觉胸闷。向下落的时候,经过两肋,腋下两肋向下落的时候能量不够,有结滞,感觉肋骨胀痛。自己用左手按右肋,右手按左肋,病轻时感觉按压不适,病重时不按肋骨就痛,这是胸胁苦满。还有往来寒热,一会儿冷,一会儿热。病人突然发热了,出汗,一会儿又冷了,一天有很多次,就是忽冷忽热的。汗出,是表证,不是柴胡证。柴胡证的本质是胃弱了,能量不稳定,在及格线上下波动。达到及格线了,60分及格了,身体就发热,考59分,不及格了,身体就发冷,能量不够。单纯的柴胡证一般没有汗,既有柴胡证同时还有津液虚的表证可能会出汗。柴胡证的往来寒热,除了忽冷忽热;还有一种情况,就是寒热中间找不到合适的点。我之前生病的体会,晚上睡觉,盖上被子就热,不盖就冷,找不到合适的中间状态,这种情况也是能量不稳定。人是一个整体,每个证和身体的能量运行都有关。柴胡四证里面只要有一个证,就可以用柴胡剂。亚健康有时也是半表半里证。亚健康本质是能量不足,为什么能量不足呢?因为胃口不好,不想吃饭。为什么不想吃饭呢?脾胃弱了,脾胃弱了消化吸收有问题。为什么脾胃会弱呢?平时运动比较少,晚上熬夜,思虑重。思虑重的人津液虚,头部津液虚,就会调津液。这样短期可以,长此以往,津液都是从肠胃来的,消耗的津液多,肠胃里面津液就少了,造成肠胃的运化能力下降,就变成了半表半里证。还有的人得了慢性病,身体的能量长期消耗,身体的正气和病邪抗争也会消耗身体的能量。所以慢性病也容易进入半表半里。病人得了少阳病,津液不足,因为胃弱了,人体的能量来源有了问题。这个时候应该健脾胃,用脾四味——人参、生姜、大枣、炙甘草健脾胃。小柴胡汤证从虚实判断是虚证,津液不足了,应给身体补充能量。但医生辨证错了,用了泻下的药。病人本来津液虚,再腹泻,一天腹泻多次,津液就更少了,这是误治。这样来看,每个条文都在讲人体的津液能量,讲人体的运行,从每个条文都可以看到人体运行的原理。把每个条文当作医案,都可以辨证,辨阴阳、表里、虚实、寒热,抓大局,开方,条文其实就是医圣张仲景的医案。如果得了小柴胡汤证,用了腹泻的药,但是过后病人还是柴胡证,以当下证为准,还是用柴胡剂。问诊时经常给病人强调,问的是这两天的情况,讲现在身体有什么反应。有的病人说上个星期肚子疼,我说上周肚子疼,现在给开治腹痛的药有意义吗?那是病史,要说当下的证。虽然前面吃了腹泻的药,现在还是柴胡证,仍然用小柴胡汤。吃了柴胡汤以后,因为有人参、生姜、大枣、炙甘草健脾胃,肠胃恢复了运化能力,身体的能量就有来源了。就像以前打游戏,红色警戒,要先造油厂,让油车去采油,采油了以后才有资金造激光塔,造卫星,造坦克,才能造这些东西,必须要有能量来源。这个时候给病人吃小柴胡汤,健脾胃,脾胃好了,能量就回来了。用柴胡疏通半表半里,黄芩清上热,半夏降逆,身体能量足了,津液到达了全身,也到了体表,身体毛孔打开了,微微发汗。这不是药物让身体发汗,是身体的能量够了,身体自己出汗,病就好了。药物只是帮人体恢复正常的运行秩序,人体运行正常了,病就好了。以前有一次我头痛,两边太阳穴痛,津液虚,有柴胡证,喝了几袋小柴胡颗粒。走到沙发边还没坐下,这时头上微微出了一点汗,头痛就好了,覆杯而愈。小柴胡汤里面,柴胡、黄芩、半夏、人参、生姜、大枣、炙甘草,没有哪个是发汗的药。这里面没有麻黄和桂枝,人体为什么会发汗呢?这是因为身体有能量了,身体自己要出汗,体表运行正常了,津液到了,就出汗了。所以像太阳中风,吃了桂枝汤,再喝一碗热粥,盖上被子睡一两个小时,身体微微发汗,病就好了。这个汗不是药物发的汗,是身体运行恢复正常后出汗,是药汗,不是病汗。得了太阳中风,汗出,怕风,津液虚,自汗出是病汗。太阳中风,体表的毛孔不能关闭,相当于门被卡住了关不上,汗一直出。汗有药汗和病汗之分。病汗是生病的时候,身体不能控制,一直出汗。像得了温病,麻杏石甘汤证,身体热得不行,一直出汗,清热后汗就止了。得了太阳中风,体表津液虚,毛孔关不上,身体一直出汗。睡觉的时候出汗是盗汗,盗汗是津液虚,有的是阴虚阳亢。人在醒着的时候,大脑要思考,身体要行动,都需要能量,没有多余的能量来让身体发汗。睡觉的时候,身体休息了,津液回来了,这时有了能量才可以出汗。盗汗,传统中医讲是阴虚造成的,阴讲的是阴性的物质,阴成形,津液或者是阴液(血液里的黏稠物质)不足。阴虚就要滋阴,有道理。盗汗,津液虚用姜草枣建中补津液,阴虚用麦冬、生地、天花粉等滋阴,温病清热就不盗汗了。晚上起夜多,有的是阴证,能量不足,身体的膀胱括约肌没有足够的津液濡养,收不住,所以一趟一趟去小便。为什么有的老人白天小便正常,晚上起夜多呢?白天身体在运动,能量在体表,包括大脑的思考、身体的运动,表的气化可以,所以小便是正常的。到了晚上睡觉,心率低了,津液向全身输送少了,收摄不住,也会起夜。这个和失眠的道理类似。半表半里证的本质是胃弱,胃弱导致上下不交通,关键在于健脾胃。如果有柴胡证,还有胃胀,有气滞,一定要去气滞,中焦通了,上下的能量大循环畅通了,病就容易痊愈。
图片
365建站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