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讯前沿站

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

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,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!

技术领先 武林谈资:为什么我们不练陈式太极拳

发布日期:2024-11-23 15:47    点击次数:122

众所周知,传统太极拳有六大派,即陈、杨、武、吴、孙、赵堡,而随着太极拳被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资文化遗产,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陈式太极,甚至丢弃陈拳,改练其他门派的太极拳。究其原因,可能是陈家沟强树“太极拳发源地”的做法,让正直的武术人所不齿,让习练者心生反感,尤其是陈家沟方面认为是自己一脉而传太极各派,是为各派太极之尊,是龙头大哥,太极拳大众应该景仰他,崇拜他,感激他……

  可惜,太极大众并不卖账,相反,陈家沟方面应该感谢太极大众,尤其是下面提到的几位。

需要说明的是,陈家沟原本没有太极拳。郝少如说:“陈氏所传者,本为炮捶,非太极也。”徐震说:“吾尚可进而证明陈沟之拳,初不名太极。”在杨露禅的太极拳出名很多年后,陈家沟秀才陈鑫才写出了“陈氏太极拳”的名称,但社会反响冷淡,连手稿也差一点丢失。亏得有贵人救助,居然后来居上。如果没有贵人相助,也许今天我们压根不会知道陈家沟与陈式拳。

365建站微信二维码

          站群论坛

图片

                 

'(一)恩人杨露禅'

陈家沟第一位贵人是杨露禅。如果没有杨露禅,有谁会知道陈家沟?杨露禅到陈家沟学拳,那拳不是太极拳。徐震考证说:“陈王廷虽创导武术于陈家沟,所遗之拳为长拳、炮捶,不名太极。”杨敞的诗说:“当初谁知太极拳,谭公疗疾始流传。公令推行太极拳,而今武术莫能先。谁知豫北陈家技,却赖冀南杨氏传。”王新午在《太极拳阐宗》说:“可证知太极拳不自陈氏始。陈氏所造者,亦未必为太极拳。杨福魁(露禅),始播其术于燕京,即今盛行之杨氏太极拳也。”

杨露禅本有红拳的根底,加上他聪明勤奋,青出于蓝而胜于蓝。杨露禅回老家后,与武禹襄一起探索拳论的精妙,使拳风大改,他的新拳被人称作“绵拳”或“软拳”。后来杨禄禅来到京城,他因拳艺超众引人注目,深得士大夫的青睐,文化精英们也参与拳理的总结和提升。这一门拳脚之勇的拳术,在京城文化圈发酵下,成了中华文化的载体,这是中国武术史上稀有的幸事。这好比鲤鱼跳龙门,在上层文化的扶持下,杨露禅成功一跃,绵拳就成了“龙”,这龙的名称叫“太极拳”。

中国历史上有无数个拳种,大都封闭保守,甚至传男不传女,不出数代就自生自灭了。陈家拳同样封闭保守,如它不走出陈家沟,难逃人亡技绝的结局,难以在历史上留下痕迹。陈家沟幸亏教了杨露禅,京城才晓得陈家沟,才有了后来荣耀。所以陈家沟应该反过来感谢他才对。

              

图片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杨露禅         

'(二)贵人许禹生'

陈家沟第二位贵人是许禹生。1928年,原在北京教授太极拳的,如杨少侯、杨澄甫、吴鉴泉等大师纷纷南下,京城一时缺乏教太极拳的老师,出于无奈,许禹生从陈沟请人来教太极拳。陈照丕演示的陈式拳和打手完全不像杨澄甫所授的太极拳。王新午在《太极拳阐宗》中描述说:“陈氏之传,于今则似多刚硬,骤视之,截然为两种拳法,而疑其非出一源也。”

许禹生也好生纳闷,陈氏拳本该是太极拳,怎么与杨氏拳大相径庭?但已经请来只得将就,可从学者不广,无法与杨家匹敌。据《陈照奎老师轶事》说:“陈发科自1928年到北京后就没回过家乡,所以陈家沟拳术之道有所荒废”。陈家拳内外不着实,生存艰难。许禹生虽然错请拳师,歪打歪着,让陈家拳走了出独门小院,这对陈家沟来说却是跨进社会的第一步。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

图片

许禹生

'(三)唐豪误判陈家拳为太极拳'

即使陈家拳跨出一小步,如果没有唐豪为陈家鼓吹宣扬,陈家拳仍有可能自生自灭。1931年,唐豪不相信神仙创造太极拳,于是由陈子明陪同来到陈家沟,他在《陈氏家乘》上看到陈王廷“闷来时造拳”,便兴奋不已,主观武断陈家造的就是太极拳,无视杨露禅、武禹襄已经对陈家拳作了脱胎换骨的革新。

唐豪的功劳是开创拳史研究之先河,他的学术失误却引发了拳史的争论与混乱。历史的吊诡,唐豪的失误却使陈家拳因错而兴,给陈家沟带来不少利益,并意外获得“太极拳发源地”的金字招牌。  

       

图片

           

《陈氏太极拳图说》

'(四)顾留馨大力助推陈式拳'

第四位贵人是顾留馨,他对陈家沟贡献最大,是他挽救并再造了今天的陈式太极拳。1956年11月,顾留馨去陈发科家学拳。1957年,国家委派顾留馨赴越南教胡志明主席学太极拳,顾留馨又有了向陈发科学拳的机会。陈老听说顾留馨要出国教拳,非常热情,毫无保留地为他说拳,还让儿子照奎给顾先生示范和纠拳。这让顾留馨十分感动,顾留馨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,在日后,他也不遗余力地将陈式拳和陈师的儿孙推向世界。

1957年,国家体委委托顾留馨主持太极拳教材的编写工作。唐豪去世后,顾留馨对战友唐豪情深谊厚,他继承唐豪的学术观点,也主张陈王廷造太极拳,并将此观点发表、广泛传播。在当年破除封建迷信、大立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时代背景下,即使唐豪关于陈王廷造太极拳的观点是错误的,国家体委也照样接受,并作为官方主流观点大肆宣扬。

1961年,因国外友人需要太极拳书,国家体委决定顾留馨担任主编,历史又一次眷顾陈式拳,假如主编是其他人,就不会有陈式太极拳的份。顾留馨与沈家桢合作撰写的《陈式太极拳》,“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,都开始吸取王、武、李、杨诸家的可鉴部分”,1963年底,第一版印了13,500本,这书对陈式拳的改良和推广起了极大的作用。书出版后,陈照奎又多次来沪教拳,从此陈式拳在上海生根发展,也为陈式太极拳走向世界打下基础。所以说是顾留馨真正挽救了陈式拳。     

图片

顾留馨

'(五)陈照奎薪火相传'

陈发科去世后,陈照奎成为陈式太极拳的代表人物。顾留馨为编写《陈式太极拳》曾借用过陈照奎。后来陈照奎因所管账目不清被公司辞退,顾再次申请并作担保,借陈照奎在市体育宫教拳,市体委勉强同意,准予月70元报酬。

文革初期,顾留馨,张才根等学生偷偷将陈照奎护送逃离上海,从此陈照奎四处流浪以教拳为生,但当时的环境他无法正常教拳,后来报纸上重发主席提倡太极拳的指示,陈照奎才回家乡教拳。他在信中说:1975年,他回乡教拳 “由大队组织一个学习班,约150人左右”从学。1979年,陈照奎又回本村教二路拳,由县政府支付月60元。但陈照奎高血压严重影响他教学。不管怎样,陈家拳终于反哺回陈家沟。  

    

图片

      

        陈照奎         

'(六)太极拳好!陈式拳走向世界'

1975年10月,全日本太极拳联盟来中国访问,当时日本还不知道世上有陈式太极拳,看到上海武术队在万体馆内表演,地板震得轰轰作响,日本人感到非常震撼。日本《太极》杂志1976年新春号,刊登武田幸子的文章,说她看陈式太极拳表演,被陈式拳的发力惊呆了,简直不敢相信有这样用大力气的太极拳。

文革过后在“太极拳好!”的春风吹拂下,太极拳得到复苏。从那时起,不断有日本太极拳学习团来上海学习太极拳。1976年,三浦英夫率访中团来上海;1979年,宫内信隆、中野春美率领队来上海特训。1980年,顾留馨再次受国家委派,东渡日本传播中国武术,他以力推太极拳进入奥运会为已任。1980年3月,日本太极拳友好会会长杨名时,率领日中友好太极拳访中团来上海。1981年3月初,三浦英夫率团19人访中,在顾留馨的建议下,三浦英夫改变了原来行程改道去邯郸、陈家沟访问。陈家沟因外国友人到访,急忙修筑简便公路,并由政府拨款办武校,建造房舍操场,教学陈式拳。

1981年3月28日,全日本太极拳协会会长圆田直、三浦英夫信中说:“上海的太极拳,特别是传统的,对日本是必要的。请求顾老师,出版容易懂的陈式书,日本群众想出版容易懂的陈式书,要请顾老师指导。陈式拳现在日本已普遍开展”。5月10日他又来上海,要顾留馨为远藤靖彦推荐教陈式拳的老师。5月18日,中野春美已翻译好陈式一路,与顾留馨商谈在日本出版,陈式拳开始走出国门。

在顾留馨的大力推介下,日本太极拳访问团一个接一个,奔陈家沟而去。陈家沟得国际友人的推动,由外促内,遂成气候,陈家沟才发迹起来。 

图片

图片

结 尾

陈家沟原本没有太极拳,谈不上“太极拳发源地”的称号。即使转相蹈袭后改良出陈式太极拳,仍侧重肢体运动,有别于杨、武、吴、孙太极拳,因此对其是否是太极拳充满争议。习练太极者须技道双修,明心见性,追求至善,但陈家沟因教过杨露禅,便花大本钱包装运作,把自己“创造”成太极拳的发源地,这与太极拳之道不相吻合,影响了武术界的和谐。

本文仅为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刊立场。

图片

监制:柯超

编辑制作:余晨越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


Powered by 医讯前沿站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© 2013-2024